产品认证 | UL |
---|---|
电压 | 12 |
额定容量 | 见详情 |
类型 | 储能蓄电池 |
适用范围 | UPS电源 |
外型尺寸 | 见详情 |
品牌 | 力得 |
型号 | 12V38AH |
化学类型 | 铅酸蓄电池 |
荷电状态 | 免维护蓄电池 |
电池盖和排气拴结构 | 阀控式密闭蓄电池 |
本公司供应蓄电池力得12V38AH力得 12V38AH 铅酸蓄电池 12 储能蓄电池 免维护蓄电池,质量保证,欢迎咨询洽谈。
力得蓄电池**低报价 力得蓄电池销售电话:13683698753//010-56122683//QQ:2937134539
供应力得蓄电池价格
■主要特点:
●针对USP应用所设计
●寿命长(25摄氏度浮充使用,设计寿命高达5~8年)
●更安全(壳体采用阻燃材料,产品通过UL安全认证)
●自放电小(存储时间长达1~2年)
●密封性好(密封反应效率高达99.9%以上)
●服务优异(3年保修,品质保证)
安装时注意的事项:
1、开箱及检查
搬运:
禁止在端子部位受力,防止端子损伤和密封部位裂开;
避免蓄电池倒置、遭受摔掷或冲击;
**避免使用钢绳等金属线类,防止蓄电池短路。
检查:包装箱、蓄电池外观——无损伤;
点验:电池数量、配件——齐、全;
参阅:说明书、安装图、注意事项。
2、安装前注意事项
检查电池无异常后,将其安装在指定地点(例电池房);
如将电池安放在电池房,应尽可能将其放在电池房**低处;
避免将电池安装在靠近热源(如变压器)的地方;
因为电池贮存时可能产生易燃气体,安装时应避免靠近产生火花的装置(如保险丝);
连接前,擦亮电池端子,使其呈现金属光亮;
小心导电材料短接蓄电池正负端子。
铅酸电池市场双寡头垄断格局渐显
“目前我们正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很多大企业的老板甚至携同夫人一起到企业里面,直接找我们的董事长,要不到电池**住两天。”8月末在香港的一场机构投资者见面会上,国内某铅酸企业的主管在回答行业分析师的提问时说。
这是中国当前铅酸电池市场供求紧张情况的真实反映。
缺“电”的电动自行车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市面上很多售卖的电动自行车都配不上电池了。
超威副总裁高鑫坤介绍说,有客户反映,在电池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发100辆车出去,能够配上30组电池左右,给他们的经销商已经是很好的交代,而这种空配率还在持续增长。
天能动力[3.40 2.72%]董事局主席张天任也提及类似的情形,目前不少电动自动车是“空车”出售,消费者需要自己到市场上配电池,或者是要等两个月才能配到电池。
严峻现实面前,电动车企业老板们甚至已经主动提出只要保证50%的车配上电池**好了,其他再想办法筹集。而事实是,每生产1万辆电动自行车**往往都有2000辆积压在库房等待电池。
但到底电动自行车行业面临着多大电池缺口,高鑫坤和张天任都认为无法统计。因为不排除有客户为了多拿电池,故意将情况介绍得更惨一些。但高鑫坤认为,客户普遍反映缺货,而且频频到公司来要货,这本身已经不同寻常。
导致铅酸电池市场这种局面的,是今年政府的一系列重手整顿。今年5月份起,环保部、**发改委等九部委发起了联合专项大整治,令几乎所有的生产厂商都受到影响。据参与超威与天能两家公司业绩分析会议的人士透露,此次环保大整治将会关闭全国30%的产能,涉及的企业则比例更大。而从7月30日**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共有1930家铅酸电池制造商被列入检查的名单,其中已有30%的企业被关闭,53%的企业处于停运,可维持正常生产的只有13%,另有4%仍在建设中。
此外,工信部即将出台针对铅酸蓄电池的准入条例,对整个行业进行改革,未来3年,行业内将有三分之二落后产能面临淘汰,而铅酸蓄电池的厂商也将从2000家骤减到不超过300家。
张天任认为,**工信部正在拟定的铅酸蓄电池管理条例,将会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以浙江省为例,全省共有328家企业制造蓄电池,登记在册的有273家,但是到今年8月底,停产整顿的有16家,需搬迁的有31家,另有226家被全部取缔。整顿力度之强**。
行业出现双寡头垄断
“通过这次整治以后,中国铅酸电池市场实际上将出现双寡头垄断。”香港的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
另据国元证券[10.19 1.90% 股吧 研报](香港)在7月出具的公司研究报告,早在2009年,超威与天能已经分别占据中国电动自行车铅酸动力电池前两名,两家市场占有率大体相当,合计已经超过35%,而第三名的市场占有率仅为8.4%,该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双寡头竞争格局。
此次全行业整顿之后,这种双寡头竞争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为这个行业的复产或是扩容均已受到严格的限制。特别是有关项目的审批权已经收回省环保厅,过去一个小小的县级环保部门便可以审批的项目,现在全部收归省环保厅所有。这意味着任何的扩容项目都面临更大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
“批准一个项目,要先向县环保局打报告,然后送交市环保局,后者会派督查组到现场核实,如果没有问题,市环保局结合县环保局进一步打报告再送到省厅,省厅再派人到现场核实,如果再没有问题,才能核准这个企业恢复生产。这个流程变得非常复杂。”浙江一家铅酸电池企业的老板说。
在这种情况下,像超威和天能这样的大厂商则占据了有利形势:一方面,大量中小同行被关闭或是停产,另一方面,大产能的项目扩张受到行政程序及工期等因素限制,近期内整个行业仍然会面临供不应求的紧张情况,这更增强了大企业的议价能力。
一些无法承受停产整顿的中小型的铅酸电池厂商纷纷倒闭,而一些尚存活的企业,正在联系像超威或是天能这样的公司,寻求合并或是合作计划。这些存活的企业尽管通过环保验收拿到了牌照,但是仍然面临巨大压力,由于缺乏品牌,极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下一轮的行业整治中被淘汰。
双寡头竞争给两家厂商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进入7月以来,两大龙头厂商已经有了两次的提价动作,每次平均涨幅在8%~10%之间——扣除部分成本上涨因素之外,两次涨价均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毛利率。
天能动力8月披露的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半年销售增长了46.7%,至24.38亿元,纯利润则增长高达95%至2.01亿元——如果算上因为处理环保增加的5000万元费用,天能的盈利更为可观。
超威同样也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半年的收入增长了34.3%至19.39亿元,净利润半年增长了19%至1.42亿元。表面上看,净利润增长不如天能,但超威的毛利率增长则更快,从去年同期的26%劲升至今年的30.2%,比天能的22.49%高出约8个百分点。
这也解释了为何今年的停产整顿消息不但没有令两家公司的股票暴跌,反而令其在香港股票市场一路上扬。即使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超威动力[3.30 3.13%]股价仍然上升了近50%,天能则上扬约8%,同期恒生指数则下跌了24%。
很显然,投资者们已经看到双寡头竞争给两家企业带来的超额回报。
张天任透露,两次提价还没有完全达到市场预期,事实上,如果再提一两次价格,甚至提价20%,电池还是不够卖,仍然有提升空间。只是为了避免影响行业的战略发展,他们给经销商发出了通知,希望他们控制在二级市场上的提价幅度。
张天任的话透露出,天能已经掌握了市场价格的相当部分话语权。颇有意思的是,与超威一样,天能的厂址也在浙江省的长兴县雉城镇。据熟悉情况的香港基金经理表示,两家企业不仅距离很近,而且两家企业的主席关系匪浅,经常**价格及行业发展等话题共同交流。